|
明十三陵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、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,在世界上众多皇陵中,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个陵墓群。它规模非常大,总面积约有120余平方公里,位于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,距离北京城区约50公里。
明十三陵自永乐七年开始作为皇陵使用,在明朝200多年的历史洗礼中,明十三陵先后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辉煌的帝王陵墓、七座妃子墓、一座太监墓。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、二十三位皇后、两位太子、三十余位妃嫔、一位太监。埋在这里的最后一个皇帝就是自缢于景山的崇祯皇帝。
明朝明明诞生过十六位皇帝,为什么皇陵叫做“十三陵”呢?
事实上,这个墓葬群里到底埋藏了多少位皇帝呢?
要探明历史的真相,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一下历史。
首先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算起。朱元璋开创了大明朝,将都城建在了南京,他死后被葬于南京钟山之阳,他的陵墓被称为“明孝陵”。
明朝第二个皇帝是建文帝朱允炆。史书记载,朱允炆因被叔叔朱棣抢了皇位,导致下落不明,有人说他出家当了和尚,也有人说他被朱棣害死了,无论是死是活,但终归是个下落不明,死后也不知被葬在了哪里,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大悬案。所以,明朝皇陵并没有他的坟墓。
除了建文帝朱允炆没有陵墓外,另一个没有陵墓的是明朝第七个皇帝朱祁钰。朱祁钰能够登上皇位做皇帝纯属偶然,据说因当时朱祁钰的兄长明英宗被瓦剌所俘,生死不明,导致宫中一时无主,在太后和大臣的撺掇下,才让朱祁钰即了位。待明英宗大难不死回来后,在心腹大臣的帮助下,重新又把皇位从朱祁钰手中夺了回来,并将朱祁钰软禁。明英宗拒不承认朱祁钰的皇帝身份,所以将他先前在天寿山区域修建的陵墓给捣毁了。而将朱祁钰以“王”的身份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一带。所以,这个陵墓群也没有朱祁钰的陵墓。
除了这三位皇帝外,明朝的其他十三位皇帝都被葬在了明陵墓群,所以后世人称这个陵墓群为“十三陵”而非“十六陵”。
明十三陵埋藏着十三位皇帝的坟墓,按照时间顺序,这十三个陵墓分别是:长陵、献陵、景陵、裕陵、茂陵、泰陵、康陵、永陵、昭陵、定陵、庆陵、德陵、思陵。
长陵,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,为明十三陵之首,是十三陵中修建最早、规模最大、保存较完整的一座陵墓,其墓主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,此墓是在朱棣的亲自主持下修建的,是朱棣及其皇后徐氏的合葬墓。在明永乐七年(1409年)开始修建,直至宣德元年(1426年)才正式竣工,共历时17年。当年挖明定陵之时,一开始是要挖长陵,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具体位置,才改挖定陵。
献陵,位于天寿山西峰之下,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及其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。献陵的营建是在仁宗死后开始的。朱高炽死于洪熙元年(1425年),终年48岁,在位仅10个月。死前他下遗诏说:“朕临御日浅,恩泽未浃于民,不忍重劳,山陵制度,务从俭约。”明宣宗朱瞻基即位以后,就遵照明仁宗的遗诏修建了献陵。献陵是明十三陵中,除明末代皇帝崇祯的思陵外,最为简约的一座帝陵。所以史学界在评价明十三陵时素有“献陵最朴、景陵最小”的说法。
景陵,位于天寿山东峰(又名黑山)之下,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及其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。朱瞻基是明仁宗的长子,是明代前期的守成之君。相比其他陵墓来说,景陵也非常简朴。这座陵墓自明宣宗死后才开始动工修建,中间断断续续地修了28年之久,直至天顺七年(1463年)才最终竣工。
裕陵,位于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,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及其皇后钱氏、周氏的合葬陵寝。明英宗在位期间,由于宦官专权,政治非常腐败,大明朝的腐败也就是从他这个朝代开始的。然而,虽然明英宗一生碌碌无为,但在死前却做了一件令后人称道的好事,那就是他废止了自大明开国以来就实行的殉葬制度。
茂陵,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,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及其三位皇后王氏、纪氏、邵氏的合葬陵寝,是明朝第一个一帝三后的合并陵墓。即位后,明宪宗即恢复了景泰帝帝号,为于谦等景泰旧臣昭雪平反,做了一些顺应民意的事。然而在后来却走了下坡路,失政之处越来越多,有损于明王朝的长治久安。
泰陵,位于笔架山东南麓,这里又被称为“施家台”、“史家山”,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及其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。泰陵于弘治十八年(1505年)六月开始修建,同年十月葬孝宗。由于明孝宗生前非常喜欢舞文弄墨,所以,后世的史家山又称该陵墓为笔架山。
康陵是目前发现的十三陵中砖碑铭文最多的一个陵,位于昌平天寿山陵区莲花山东麓,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及其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墓。该陵墓始建于正德十六年,历时一年建成,占地面积为2.7万平方米。明朝末年,该陵曾经遭到烧毁,在清朝乾隆年间曾被整修。朱厚照的荒淫无道是明朝众皇帝中比较突出的一个,他死于正德十六年(1521年),终年31岁。
永陵,位于阳翠岭南麓,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及其三位皇后陈氏、方氏、杜氏的合葬陵寝,是继长陵后规模最大、修建时间最长的一座陵园。该陵墓在明世宗即位后第十五个年头就开始修建了,属于皇帝在位时营建的“寿宫”,历时12年。明世宗在位45年,修建永陵就用了四分之一的时间。
昭陵,位于大峪山东麓,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及其三位皇后李氏、陈氏、李氏的合葬陵寝,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,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。和其他陵墓不同的地方在于,该陵墓有一个进深8.1米,高6.75米形同新月的全封闭式月牙城,被俗称为哑巴院,和一个残忍的故事有关。据说,在建造该陵墓的初期,修建陵墓的工匠、民工都要等陵建成后到此处被迫吃药,变成哑巴,以免泄露地宫的秘密。
定陵,坐落在大峪山下,位于长陵西南方,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及其两位皇后孝端、孝靖的合葬陵墓,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。定陵地宫于1956年发掘,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。
庆陵,位于昌平天寿山陵内黄山寺二岭南麓,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及其三位皇后郭氏、王氏、刘氏的合葬陵寝。庆陵的地上建筑自天启元年(1621年)动工,到天启六年(1626年),历时6年。朱常洛在位仅29天,是明代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个皇帝。由于其生母是宫女,明神宗很不喜欢他,他经过长达15年的“立本之争”才被立为太子。在他在位期间,发生了很多大案子,如明宫三大案中的“梃击案”“红丸案”就发生在这个时期。朱常洛因吃了郑贵妃给的红色丸药而死去。
德陵,位于潭峪岭西麓,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及其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。该陵墓是明朝营建的最后一座帝陵,始建于天启七年(1627年),用了近5年的时间才竣工。
思陵,位于陵区西南隅的鹿马山(又名锦屏山或锦壁山)南麓,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明崇祯帝朱由检及其皇后周氏、皇贵妃田氏的合葬陵墓。在明朝的时候,该陵墓只是皇贵妃田氏的墓,后来崇祯帝在煤山自缢,被葬入该墓中,清人入主中原后,才将这座墓命名为思陵。
由于岁月风雨的洗礼,明十三陵陵区内的很多建筑都有损毁。在清朝乾隆五十到五十二年,曾经对十三陵的主要建筑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修建工程。及至民国时期,又在1935年修缮了长陵。
1949年后,又先后对长陵、献陵、景陵、永陵、昭陵、定陵、思陵等七个陵墓和神道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工程,并发掘了定陵的地下宫殿。
◎ | 科目三好难为啥只练3天?教练说了实话,为了大家好 | 2024-12-23 10:47:41 |
◎ | 面部的红血丝怎么去除 小偏方告诉你 | 2024-12-23 10:38:05 |
◎ | 修复痘坑最有效的方法 介绍 | 2024-12-23 10:23:34 |
◎ | 激光祛痘和彩光祛痘有什么区别 | 2024-12-23 10:08:05 |
◎ | 柠檬怎么吃减肥最快 减肥秘招:柠檬瘦身法让你3天瘦4斤 | 2024-12-23 09:53:5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