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百科 手机版
您的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菊花代表什么象征意义(浅谈我国传统文化中菊的象征性)

    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1-03 09:50:25    


菊文化广泛存在于民间,音乐,戏剧,影视,绘画,诗词,工艺美术等诸多领域。

菊文化的主体是观菊,观菊是欣赏菊花的主体,其目的是通过观菊,并从菊的角度出发,吟诵菊的色彩,吟唱菊的姿态,用菊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,提升自己的人格品质,从而阐述自己的人生观、道德观或者政治观。

菊花文化的兴起与发展,也推动了菊花的种植与研究和装饰。

一、菊文化的沿革

从金朝开始,就开始欣赏菊花了,屈原在《离骚》中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歌,那就是:“清晨喝一杯甘霖,傍晚吃一杯秋菊”。在秦时期,人们已经喜欢上了菊花,传说在咸阳有一个大型的菊花集市,专门用来买卖。

自两汉以来,菊花的功用得到了更多的认可,与人民的日常生活联系得更紧密了。《神农本草经》中说:“长期食用,能活血化瘀,健体健脑,抗衰老,长寿。”还有《西京杂记》,《拾遗记》,《荆州记》等,均有有关这方面的记录,尤其是喝以菊为原料的菊酿,更是成了中秋佳节的一项主要活动。

陶渊明以《陶潜饮酒》为题,写了一篇关于菊花的文章,其中一篇叫做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另一篇叫做《归去来辞》的文章,则是“三条小路虽然荒芜,但青松菊花依旧在”,流传了很久很久。

自魏晋时期,我国的菊花已呈现由食用型转向观赏型的趋势,其种植用途已从仅限于食用型转变为观赏型。

到了唐朝,种菊的技术更加发达,通过嫁接的方式培育出了一批新品种的雏菊。还有黄,白,紫色,红色等等。到了宋朝,菊花逐渐从天然的露地种植转变为整体种植,那时可以培育上千株的大菊,并且将小菊打结成宝塔、门楼等形状,为了加快菊花的成长,也为了增加它的观赏性。

自朝廷到民间,每逢中秋佳节,都会举行“赛菊会”和“菊花会”等观菊节目。此外,有关菊艺的著述也陆续出现,如:刘蒙所著《菊谱》,周师原所著《洛阳花木记》,范成大所著《范村菊谱》史铸所著《百菊集谱》等等,记载的菊花品种多达100多种,并对其形态、品种、用途、栽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。

二、古代典籍对菊的美学意义

菊是一种骄傲而又高贵的植物,它在古代一直为人们所钟爱,人们所写的关于菊的诗歌不计其数。钟会以为,菊有五种美丽:“圆华高挂,准天之极;明净不染,后土之色;初栽,迟开,君子德;破霜而出,象之气正;一杯酒,一碗水。”

千妍百丽的花姿,鲜艳的色彩,清新淡雅的芳香,是其他花朵无法比拟的。

它的“苗可蔬,叶可啜,花可饵,根实可入药,酿酒可食,从头到尾,无所不用其极”,具有许多的实用性,能够为人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好处。

整个花园都是金色的,只有一片雪白的花丛。因此,从古代的角度来看,外在的美和内在的道德性的美是相统一的,这是一种真实的美学。孔子对其弟子提出了“五美”的教育,“五美”是指“惠而不失、劳而不厌、欲而不取、泰而不傲、威严而不凶”的思想。所谓“五美”,就是指品行端正的人。

中国古代对外部世界的评价,倾向于将自身的价值观念与某些东西的特性进行类比,将物质与情感联系起来。用美丽的东西来表达自己的感情,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,这种思想被称为“比德”思想。

香花美草固然美丽,让人赏心悦目,但却不是一种美感。好的鸟类、好的植物,一旦获得了一定的道德品质,就会成为一种美学的客体。“比德”概念的产生与中国古代人的认知模式密切相关,他们相信:某种事物的某种特性可以与人的某种德行相比拟,并具有象征意义。

人们喜欢菊花最主要的原因,还是因为它那清丽脱俗,让人看了就觉得顺眼,更重要的是,那与世无争,孤芳自赏的气度,优雅而又从容。

菊花文化,一向被认为是一种高雅的,中国的皇帝们,都喜欢欣赏菊花。汉武帝刘彻曾在一首《秋风辞》中写到:“兰花之香,菊花之香。”魏文帝曹丕曾在一首《与钟繇九日送菊书》中赞过:“九月九日,只有菊花开得正艳,若无天地之纯净,又怎能开得出菊花之香。”

据《枣林杂俎》所载:“宋徽宗制菊花,若有小花者,不可与外界分享。”所谓的“不出宫”,就是在皇宫里。其崇尚菊花之风由上至下,由朝廷至民间,由士大夫至平民,由观念至生活用品。最终,这一思想融入了民间的日常生活,并在民间流传下来。

菊花文化的最后生成,与其在大传统中所体现出的儒学美学思想、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。再者,菊是寒天开放的,喜于秋天的茂盛,不与春花争艳;四面八方都是田泽,都是敞开的,这与道教所提倡的谦逊不争,随遇而安,朴素守静,大美不言相契合,所以也是道教的一大特色。

因此,菊之所以为世人所钟爱,除了其本身的功用之外,更多的还在于文人对它的推崇,而这一推崇,正是基于它的自然特性和它的“君子品格”的和谐,也就是“物理”和“人情”的和谐。

经过了几代统治者和文人士大夫的努力,菊花最终从一种最早的时候只是一种可食用的野花,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可以观赏的特有的花卉,并进而形成了一种蕴含着丰富内涵的菊花文化。

其中所蕴含的儒家和道家的理念,还以不同的形式,被传播到了民众之中,比如“九九”节,从而对社会底层的美学和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,最终,一种大一统的菊花文化美学观念最终在整个民族中成型,并变成了我国的一种民族精神。

在史书中,梅以其高洁傲骨的气质,兰以其清丽脱俗的气质,竹子以其挺拔的气度,与菊并称为“四大君子”。当今中国人把梅兰竹菊比喻为“四君子”,不但形成了一种观念,更形成了一种普遍的价值观,这使得人们不仅在欣赏菊花,还在赞美菊花,同时,还在以菊花代人,即使是寿终正寝,也不能离开菊花。

三、古代典籍中关于菊的人本主义

在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,“菊”已成为一种个性的符号,并把自己的价值观寄托于“菊”之上,在对菊的歌颂中,体会并领悟了生命的真谛。这样一种特殊的思维与行动,就是中国特色的人本主义。在中国古代文人心目中,“菊”已成为一种个性的符号,并把自己的价值观寄托于“菊”之上。

中国先秦士大夫中,有一种独特的“守死善道”的品格。这一现象的发生,与中国伟大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。它的品格,主要体现在忠于本真,不从恶,不从俗。

李白曾用“一朵菊花,逗得两千斤”,来表现自己对王侯不屑一顾,对权势人物不屑一顾的心态。

而吴履垒的另一首《菊花》,更是体现了文人的一种精神诉求:“灿灿金衣,亭亭玉体。”表明品德是天生的。

而“堕地良不忍,抱着树枝,宁肯枯萎。”这句话,说的是一个有才华的人,虽然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,但他宁愿牺牲自己,也不愿意与光明同在。

宋代的高翔有一首《菊花》:“我对花情有独钟,我愿赏秋色胜过春天。”“我最看重的是这一朵晚节,胜过三条小道作陪。”赞叹了一朵不争春色,晚节嘉美的风骨。

陆游在读陶的时候,就写下了一首咏菊的诗篇,成为了一首著名的诗词:“菊若端庄,傲然傲立,名传先秦,名传天下。”“花瓣飘零间,只见这几根枯黄的枝条,有情有义,有义有节。方得渊明意,莫为泛酒樽,三声轻叹,岁暮留香。”

此外,生活在明清两朝交替之中的屈大均,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,他参与了反抗清朝的运动,但在战败之后,他就再也没有进入过官场,被称为“遗民诗人”。他曾写过一篇《野菊》,这是一篇抒情的诗歌:“百花何芳,岁暮为贞。蒂仍是一生的痛,花儿是一天的荣耀。东篱落没有这样的,清人不知谁写的。微芳莫自轻。”

作家把自己比喻成一朵野菊花,虽然不是什么有名的东西,也不是什么高贵的东西,可是他还是很珍惜自己的东西,显示了其强烈的不服从清政府的意愿。

陶渊明以其故里浔阳柴桑为居所,酷爱菊,宅院门口种满了菊花,并为后人写下了许多咏菊的佳作。他的人生,就像秋天的篱笆上的一朵菊,虽然孤独,但是骄傲,虽然默默无闻,但是美丽。在他的画笔之下,菊色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
“年年有秋菊,千载一东篱。”这句话,说的就是陶渊明与秋天的菊同出一源,后世也将陶渊明奉为九月份的菊神。

而《饮酒》:“秋菊不动,带着露珠。淡然处之,一滴酒不沾。日人在移动,鸟儿在林中鸣叫。骄傲的东轩下,重获新生。”在陶渊明看来,花儿就像酒,是他的挚友,是他在尘世间共享寂寞与欢愉,同时也是他逃避尘世的伙伴。

陶渊明把“菊花”与“隐士”的性格相结合,隐士便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即便是在寺庙里,人们也经常用菊来寄托思乡之情。

唐朝大诗人岑参,在安史之乱中落魄,举目无亲,唯有登高一游,以抒发对家乡的思念,他的著名诗歌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》中写道:“我自当登高,我自饮一杯,我自惜故乡菊花,当倚沙场。”因为登上高楼看到了菊花,想到了自己的首都已经被攻破,家乡的菊花也应该在战争中盛开。忧愁融为一体,言简意赅,意味深长。

杜甫的著名诗篇《秋兴八首.其一》“丛菊两开他日泪,孤舟一系故园心”表达了同样的情感。而其中,又以元代无名的《前调·重九登临》最是凄凉,他写道:“落日余晖照东边,一事无成,人如黄花”,“怕九九重天,欲登高处愁”。看着三十里的故乡,十二重楼台,凭空生了几分惆怅。描写了一个离开故土,笔走龙蛇,最终一事无成,流落江湖的文人。

故三更时,黄花怯来高。它的妙处是把“黄昏水东来”的景色和“一朝一朝两鬓秋”的感情对比,把落难的士大夫的思乡之情都写了出来。一个漂泊在外的旅人,他的家乡情结会越积越厚,家乡的风景也会越积越厚。生活在一个陌生的地方,哪怕是再美好的东西,也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让人心酸,尤其是在官场上,生活中,更是如此。

结尾

黄巢在起事之前,曾经赴唐举人,落榜之后,又作了一篇《菊花》,以示愤慨:“秋高气爽,十一月八日,百花凋谢。长安燃起了一炷香,穿着一身金色的铠甲,满城都是。”指的是秋天当百花枯萎,菊香味飘遍长安时,满城都是菊,犹如身披黄金甲的士兵。这首诗,雄心凌云,意气风发,颇有几分英雄气概。

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作一句咏菊花的诗句:“百花发时我不发,我若发时都吓杀。要与西风战一场,遍身穿就黄金甲。”这首词的意思很明显,就是要歌颂菊在严风严寒中的坚韧,借此来表达它那永不服输的斗志。洪秀全对朱元璋的这句赞美菊花的诗句很是欣赏,在金田之战开始时,他还作了一句:“明主敲诗曾咏菊。”同样显示了他不凡的志向。


相关文章